截至8月16日,扬州已经进行了10轮核酸检测,但仍旧出现多地感染病例。扬州这次几乎踩遍了所有的雷。不管是棋牌室风波,还是核酸检测点的扩散,扬州这次疫情的防控糟糕至极。
截至8月16日24时,扬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5例,是南京的两倍多,占江苏省的近70%。继棋牌室感染者“爆雷”后,核酸检测点的超级扩散,两名医院工作人员的确诊,以及半个月来社区的零星病例。其间,扬州发生了什么?
核酸检测点至少造成58人感染,两名医院工作人员证实
7月28日毛某宁及其妹妹确诊后,扬州立即展开大规模核酸检测。
事实上,另一种群集传播正在核酸测试地点发生。
7月29日,在湾头镇联合村检查点,湾头镇财务结算中心广陵区王某成为超级传播者。根据追踪统计,截至8月11日晚24时,受王某感染的密切接触者在两星期内在测试场地共发现37人,其中3人是测试场地的工作人员,34人是参与抽样的居民。
王某直到8月1日才确诊,此后,王某密切感染者开始浮出水面。8月8日,湾头镇莲河村由险区升级为高风险区。
扬州市纪委8月8日”关于防控典型问题的官僚问责制”披露了检测点事件的细节。
报道称,7月29日,广陵区湾头镇莲河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,现场组织混乱,造成检测点多名王某密切接触者被感染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
扬州非标检测点不仅是联合村,在其他检测点,检测队伍中已经出现了黄码人员。
扬州市纪检监察委员会八月八日发布的另一份通知中说,三生广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人数减少,等候区实行的“一米线”不严格,排队的人很长,检查站中间竟然排着一名黄码人员。
此外,通报还提到,石桥党群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登记处设置不合理,外围队伍管理不到位,排队距离较近,导致人群聚集。
探测点的工作人员证实,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。
根据158号确诊病例的轨迹,该46岁男子在第一轮核酸检测时,在两个检测点工作,分别是宝带新村南门的核酸检测点和河源丽都北广场的核酸检测点。工作时间为7月29日-31日,工作中全程佩戴口罩。
第二轮核酸检测期间,他去了第三个检测点——宝带新村西门核酸检测点上班。工作时间为8月1日-2日,期间戴口罩。
8月3日下午,他去苏北人民医院门诊就诊,检出阳性,随后被诊断为确诊病例。
核酸检测是筛查社区散发病例的重要手段,但由于人群聚集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。以湾头镇莲河村的王某传输链为例。7月29日晚发生核酸感染后,截至8月11日24时,两周内,检测点王某感染者及这些密接者的多层次密接者共58人感染,发生4代传播,占当时扬州总病例的12%。
王某连锁也延伸到了医院。
据该报此前报道,扬州大学附属医院(西区)发生院内感染,经3名发热门诊患者确诊。三人的病例号分别为465号、466号、467号,其中后两人为前者(465号)的密切接触者,均曾在单位宿舍居住,465号医生为“王某号”在湾头镇的第二次密切接触者。
根据病例追踪,8月3日至9日,3名医生均在该单位工作,期间至少有4人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数日,发现新冠肺炎阳性。
确诊病例488,498,510,540是同样的情况,他们在8月6-7日去了医院门诊,然后在8月11-13日,新冠测试呈阳性。另外,488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病例514确认,两个轨迹重叠,8月6日晚上去了医院发热诊所。
此外,苏北人民医院也有工作人员确诊。
病例纪录显示,确诊病例345于7月28日至8月5日及8月7日在南通西路98号工作,于8月8日证实新冠呈阳性反应,其后被确诊。